close

 


小學數學總複習面廣量大,內容較多,時間緊迫,任務艱巨,又極易引起兩極分化的特點,步步回饋,逐層提高複習法是一種有的放矢的針對性複習教學,使複習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,從而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複習效果。


一、 重基礎,找出問題。


    笫一階段的複習應該重基礎、全面回饋、再提高、再發現。總複習必須要全面系統,要作出全面回饋。不能按部就班地照著書本,免得有吃冷飯的感覺,枯燥無味,費時費力效果又低。應該有效合理地系統基礎知識,內化知識結構,去發現問題,提出問題,思考、探討、分析,最後得出結論,並且能進行靈活運用。


    小學數學總複習是學生完成整數和小數、簡易方程、數的整除、分數和百分數、計量單位和幾何初步知識、比和比例、簡單統計表、應用題八大部分後進行的,前後知識情況間隔達2個月,首先應針對於每一部分知識中的基礎、重點和難點內容,選擇六、七個中等難度的題目在自己複習的基礎上獨立認真的完成。在這個過程中重點理清基本概念、基礎計算、基本操作、基本應用方面的知識結構網路,作一個小結。針對學生全面試探回饋出來的問題,著手重點解決每一個部分知識中典型的綜合的試題,理清解題思路。

二、 貼近實際,專題複習。


練習要品質!在練習時,從專題知識出發(如應用題專題複習訓練、幾何相關知識、計算專題複習訓練等)進行定向訓練,加強典型訓練,按類型做題。把每一章節的知識聯繫在一起複習,加強知識的連貫性。查漏補缺之後,有的放矢的進行針對性補缺、定向複習,發現問題,再進行定向突破。訓練中必須記錄好總複習錯 題集,靈活運用錯題集,經常翻閱分析,力爭錯誤不再重犯。集中補缺陷,真正提高複習效率。


三、整體串聯,綜合提高。


 缺什麼就補什麼。根據上兩個階段的複習,通過基礎知識和類型題的查漏補缺,開始保優補差促中間,對於有優勢的地方不能放鬆,要繼續保持;對於薄弱的環節要著重練習;對於一些掌握程度一般的知識點,要理清思路。


把書讀薄是在複習過程中要努力達到的效果,數學是一個考驗思維和邏輯能力的學科,可以觸類旁通。所以,單弄懂一個個的知識點和例題解題方法是不夠的,只有把各種知識歸納整理,融會貫通,最終才能形成“1+1>2”的效果。弄清知識結構關係和知識規律,發掘隱含條件,多思多找,發揮自身的潛力,取得自己最佳的水準,得出自己的經驗來,那麼學習你的綜合水準已經上了一個了不起的臺階了。


 





 


文章來源:


吳雅各老師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ggmlyang/article?mid=977&prev=978&next=976&l=a&fid=8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英國皇家英語 的頭像
英國皇家英語

英國皇家教育學院 Royalties Academy

英國皇家英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