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興趣是孩子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。低年級數學課以啟動小學生思維,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來引領學生全員參與、激情投入,使小學生在偷悅、寬鬆、和諧的的氛圍中接受知識,這就是所謂的"樂學之下無負擔"。下面,談談我在一年級激趣數學問題方面的幾點體會。

一、 創設生活數學情境,以生活數學問題提示例題。

創設生活數學情境,有助於學生瞭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,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,增強對數學的親近感,體驗用數學的樂趣。因此,在教學中,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問題,激勵學生解決。例如:教《跳繩》時展示主題圖後,我請8個同學上臺,問:"蘋果和桔子,你最喜歡哪種,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,喜歡桔子的站在右邊"然後引導學生討論8由幾和幾組成,並列出相應的算式。在學習《認識物體》一課時,學生對長方體、正方體、球體等這些物體的概念比較陌生,於是我就先出示足球、魔方、牙膏盒等這些熟悉的實物,讓學生看一看、摸一摸,用語言描述它們的形體牲征,再對這些東西進行比較分類,使學生逐步建立起長方體、 正方體、球體的概念,從直觀上掌握瞭解它們的特徵。繼爾又讓學生談談在生活中這些物體出現在哪裡。這樣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知識背景出發,得到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,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,感悟數學,運用數學,探究數學,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問題。同時在發現學習方式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 悅。

二、以遊戲活動形式,啟動學生的數學思維。

一堂好課要上得生動活潑、趣味無窮,忌單純的說教形式。我多次採用"估一估、猜一猜、拼一拼、擺一擺、玩一玩、找一找"等遊戲活動形式,讓學生在活動中思 考。如在教學《猜數遊戲》時,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,左手有幾個,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,學生就在""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、減法的意 義,加深了對數的認識。

三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,思考、解決問題,

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、對小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訓練尤為重要。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,鼓勵學生學會一題多解。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們講《跳繩》這一課時,大多數學生都列式為2+62個搖繩的,6個跳繩的)這時,有個學生舉起了小手,他的列式為:1+7。我故作驚訝地問?你為什麼要列1+7 呢?他說1個戴帽子的小朋友,7個沒有戴帽子的小朋友,合起來有8個小朋友。我當時特別的高興,就借機說: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。棒極 了!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星。然後,我對其他孩子說:通過這副圖還能列出很多的算式,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?經過這一啟發,學生的思維頓時活 躍起來,當每拿出一道題,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。可見,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點拔,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。

四、在數學競賽中增長信心,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。

兒童的好奇心、表現欲很強,所以要經常適時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敢說,充分表現,讓學生有獲取知識的喜悅感、成功感,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,增強勇氣,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口算賽”"爭戴小紅花"闖迷宮等比賽形式,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數學的情趣。


 





 


文章來源:


吳雅各老師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ggmlyang/article?mid=1006&prev=1007&next=1005&l=a&fid=7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英國皇家英語 的頭像
英國皇家英語

英國皇家教育學院 Royalties Academy

英國皇家英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