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術上的過度勤奮就是戰略上的懶惰。我們應該分出比現在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學習方法。我建議同學們:
1、做一個個人錯題集。我給同學們一個公式:少錯=多對。如果做錯了題目,不管發現什麼錯誤,不管是多麼簡單的錯誤,都收錄進來;我相信,一旦你真的 做起來,你就會吃驚的發現,你的錯誤並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,相反,有很多錯誤都是第二次、第三次犯了,甚至於更多次!看著自己的錯體集,哎呀,太觸目驚心了。這真是一個自我反省的好地方,更是一個提高成績的好方法。複習越往後,在知識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小,而能糾正自己的錯誤,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增長空間。如果你還沒有這個習慣,那麼,就去準備一個吧,收集自己的錯誤,分門別類,然後沒事的時候就翻一翻,看一看,自警一番,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。
2、參考書有一本足矣。我想說,不要迷信參考書,參考書不要很多,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夠了。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,現在市場上很多參考書賣得很好,都掛著某某名校名師的牌子,鼓吹的有多麼多麼好,結果,不少同學在眼花繚亂中拿了一本又一本。其實,我們在學習、複習中時間很有限,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更有限,在這些有限的時間,朝三暮四,一會兒看這一本參考書,一會兒看那一本參考書,還不如不看。把課本的知識結構知識要點爛熟於心,能夠在很少的時間裡把一科知識全部回顧一遍。能做到這點,要比看一些所謂“金鑰匙銀鑰匙”的參考書要重要的多。總之,一句話,抓住最根本,最主要的,不要盲目的看參考書,特別是不要看很多參考書。
3、遇到疑難該怎麼辦呢?首先是要盡可能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,如果不能解決,也要弄明白自己不會的原因是什麼,問題出在那裡。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:決不奢望不遇到難題,但是,也決不允許自己不明白難題難在那裡。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,就可以採取討論以及向老師請教等方式,最終解決那些難題;解決絕 不是你原來不會做的通過別人的幫助會作了,而是,在會作之後,回過頭來比較一下原來不會的原因是什麼,一定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,否則,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機會,作題也失去了意義。
4、怎麼跳出題海?我想大家一定非常關心這個題目,數學有做不完的題。但題目是數學的心臟,不做題是萬萬不行的。而擺在我們面前的題目太多了,好像永遠也做不完。試試下面的方法,第一,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分析一下每到題目都是怎麼考察的,考察了什麼知識點,這個知識點的考察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;第二,繼續做題時,完全不必要每道題目都詳細的解出來了,只要看過之後,可以歸入我們上面分析過的題型,知道解題思路就可以跳過去了!這樣,對每個知識點,都能把握其考試方式,這才是真正的提高。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,做一道題只是做了一道題,“就題論題”,不能跳出題外,看到本質,遇到 新的題目,稍有一些不同就沒有辦法了,還談什麼提高呢?又怎能擺脫讓你煩惱的題海呢?
5、學習中考場制勝的法寶。首先是要擺脫心理上的恐懼,可以這樣提醒自己,“害怕什麼呢,不管有多難,大家都和我一樣。”這樣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時間之後,心裡就坦然平靜多了。其實學習和考試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學或考的怎麼怎麼樣,而是能把自己的水準發揮出來,這也是超水準發揮的前提。大家不妨試一試,也許效果很好呢!其次,就是要有正確的學習和考試策略,做到“寵辱不驚”,特別是,遇到難題的時候,不要緊張。考試中有這樣一種現象,一旦遇到一個題目,作了好長時間還無法解決,就焦躁不安,嚴重影響後面的作題,進而也影響考試的成績。我認為,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暫時放棄這道題,接著做下去,以保證別的考題不受影響。要相信這一點:難的題目,對大家都很難,不會做並沒有什麼;到最後所有別的題都答完之後,再回過頭來心平氣和地看它,也許就做出來了。高考試卷 上,總有2到3個有些難度的題目,可是我希望大家注意這樣一個事實,真正讓你和別人拉開距離的不是那些難題,而是那些大家努力一下都可以解決的題目。
6、正確認識考試。其實,這裡,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一個事實而已了。那就是,如果不是競賽,那麼考試卷中,超過80%的內容都是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練習過的內容的翻版,也就是說,80%多的題目都是非常基礎的,80%多的分值通過努力,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拿到的,如果大家不相信,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是不是這樣。想像看,抓住了這些基礎的題目,是什麼水準呢?所以每一個同學都要看到這個事實,讓自己自信起來。比如高考吧,也許在高考中取得滿分很不容 易,可是,取得130多分卻是一點也不難呀!
不管怎麼說,在學習中要有埋頭苦幹的精神,但決不能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幹,要能善於鑽研,善於歸納,這樣,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規劃和經營好你的學習和生活,你會逐漸感覺輕鬆和愉快。
文章來源:
吳雅各老師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ggmlyang/article?mid=1056&prev=1057&next=1055&l=a&fid=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