複習中的最難的是解決部會的問題,在複習中特別要多下工夫。對解決問題的複習,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:
(1)分類複習
複習時按照一定的標準,按知識性分類或按解題方法分類等等,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類複習,有利於學生形成基本解題思路和方法。分類複習完後,還要進行各種實際問題的整合訓練,靈活運用所學知識,避免模式化,使學生真正形成能力。
(2)針對上課的實際情況,對掌握得不好的一類或幾類應用題努力訓練,精心練習題目,注意內容的層次,循序漸進,由易到難,把握好“會”、“熟”、“活”三個階段,最後形成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。※注重單元試卷、綜合試卷。
1、制定好複習計畫:
我們常說有一好的開始就會有一個的結束,成功取決於充分的準備。因此我們應該制訂一個詳細的計畫表,將每天要複習的各門學科的內容詳細地畫在一張表格上,每天給自己一定的複習任務,同時對於複習制訂一定的保證措施,如果不完成任務,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懲罰措施。制訂複習計畫,必須從自己的學習實際出發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,對於複習,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行,如果自己在自然科方面欠缺,我們在制訂計畫時,應該在自己的薄弱學科多花點時間,在某一學科上自己的成績還不錯,我們就應該少花一點時間,爭取更多的時間複習自己的弱科。
2、認真讀課本:
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比較浮躁,沒有讀課本的習慣。其實,所有的考試都是從課本知識中發散來的,所以在複習時就必須讀課本,反復的讀,細節很重要,讀書你一定要很仔細的閱讀,最好讀出聲,這樣子,一些細節就在不經意中記得了。讀完之後,應該能夠對本章節的內容有個清晰的思路,並且用自己的方式構建出一個知識框架,並且對照著框架能夠複述本章節的內容。這樣就可以在整體上把握書本知識。從整體上把握書本知識,有利於我們對於試卷中的一些基本的題目有認識,考試說穿了就是換湯不換藥,就是說考試內容還是學習過的知識,只是換了一種形式,萬變不離其中,變來變去還我是圍繞著課本轉觀的把握,對於試卷中的問答題,可以從多角度去理解和把握,這樣就能夠做到回答問題的嚴密性。
3、複習要講究科學性
複習也是一門科學,複習時應該注意反復性、體系性、理解性,學會嘗試回憶、學會整體安排等。
根據人腦的記憶特點,我們在複習時,不要希望能夠通過一遍複習就能夠掌握書本的基礎知識,一般地認為,人們對於某一知識的完全掌握,至少需要六至七遍,這樣,希望通過一遍複習就能夠掌握書本知識是不可能的。
記憶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,感覺到了東西我們不能夠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夠更深刻地感覺它。學習書本知識需要我們加以理解,比如,我們在學習數學時,我們是否思考過數學的例題為什麼選四條而不選八條,這四條例題各有什麼特點?具有什麼典型性?它們有什麼共性的東西?我們在複習時,越是思考就越能夠理解書本,就越能夠掌握知識。
記憶是一 個複雜的過程,在複習時,不能眼睛只盯著書本,在我們看一段書後,應該抬起頭來,好好思考,嘗試回憶,看我們剛才看的書本的內容是否記住了,是否理解了。也可以張開嘴大聲的講給自己聽,只要你能把知識點講出來,就說明你背過了。所以,在複習的過程中,我們是腦筋動得最快的時期。
4、複習小技巧
該背的一定要背,在複習的過程中,應該注意調整我們的身體和注意休息,一般地說,我們的大腦集中於某一學科的時間不是很長的,時間一長,我們的思維就可能處於停滯的狀態,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地安排時間,爭取在晚上複習時將所學的幾門學科都能夠安排一定的時間,這樣保證大腦的高效率。同時,還應該注意休息。
考試期間的複習效率很低,那時看看書就行,考前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,現在很多孩子在期中考試前和期中考試中點燈熬夜,晚上不注意休息,考試沒有精神,甚至睡著了,很容易的題目也沒有時間做了。
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,做好期中考複習,祝大家取得好成績!
文章來源:
吳雅各老師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ggmlyang/article?mid=1137&prev=1141&next=1136&l=a&fid=8